塑料替代搜索 塑料超级搜索
网站地图
搜资讯搜物性
搜料网资讯:

聚焦先进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半导体材料、纤维新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新材料等7个重点领域;实施重大技术突破、创新生态构建、产业能力提升、企业主体培育、集聚集群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标准引领和服务支撑等8个专项工程;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力争突破3000亿元,全省新材料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力争达到3%以上……

6月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发布会。省工信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马运侠,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高彦清,省工信厅新材料工业处处长闫林,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主任助理邹伟龙,深入解读《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规划》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提出发展新思路及主要目标

《新材料规划》总结回顾“十三五”时期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内外形势,提出“十四五”期间新材料发展的思路及主要目标。

“在此基础上,聚焦先进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半导体材料、纤维新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新材料等7个重点领域,分别设置专栏,按照发展方向、产业链条、承载园区以及重大项目等4个方面,提出系统性、针对性的发展路径。围绕《新材料规划》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实施重大技术突破、创新生态构建、产业能力提升、企业主体培育、集聚集群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标准引领和服务支撑等8个专项工程,同时提出4个方面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的有效落实。”马运侠介绍说。

“十四五”期间,山西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提出的“六新”要求,坚决锚定“2025年转型出雏型”的战略目标,立足我省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攻关一批新材料尖端技术和产品、抢占国际领先地位,突破一批关键工艺和专用装备、增强自主可控能力,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坚持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全面推进新材料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将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我省重要支柱产业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高,重点细分领域产品高端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条延伸能力显著增强,部分领域进入全国前列,总体实力迈入全国第二方阵。具体来讲,“十四五”期间全省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保持13%以上,到2025年力争突破3000亿元,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的企业,培育10家在全球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10家在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力争达到3%以上,新建设2家以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每年突破20项以上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力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实现高质量转化及产业化应用。  

“《规划》站在全球未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高度,着眼技术前沿、聚焦科技创新,科学谋划了7大新材料重点领域,对于加快推动新材料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把山西打造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材料大省、强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作为担负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十四五’时期,华阳集团将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以打造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绿色、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集群为目标,以旗下华阳新能、华阳新材两个上市公司作为产业资本支撑,以‘合作、合资、合伙’为体制革命,瞄准‘研发尾部、量产首部’,坚持‘延链、补链、强链’,锚定碳基合成新材料、新能源蓄能新材料、绿色节能建筑新材料、石墨烯新材料、铝镁合金新材料‘五大’新材料产业方向,世界一流的‘火箭级’新材料产业集团。”高彦清介绍说。

构建“133”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瞄准未来发展方向,围绕‘新特专高精尖’目标,实施非均衡和差异化发展策略,重点聚焦先进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半导体材料、纤维新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新材料等7个重点领域,不断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加快培育1个千亿级、3个五百亿级、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努力构建‘133’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构筑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优势新引擎。”邹伟龙说。

据介绍,“133”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中,“1”即打造1个千亿级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群。集聚高品质特殊钢、铝镁铜合金、钕铁硼磁性材料等领域,实现集群规模壮大、产业链条延伸、建成世界领先的高水平先进金属材料制造基地。

第1个“3”即分别打造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半导体材料等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一是坚持走高端化、差异化、市场化、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突破高端炭材料和碳基合成新材料制备技术,加快石墨烯、超级电容炭、全合成润滑油等材料开发,建成国内领先的碳基新材料产业研发制造基地;二是加大生物工程新材料的技术攻关,创制一批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态环保材料等,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基地;三是重点发展碳化硅、砷化镓、蓝宝石等材料,加快引进器件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等产业链项目入晋落地,建成国家重要的半导体研发生产基地。

第2个“3”即分别打造纤维新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新材料等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一是加快发展高性能碳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高端纺织纤维等,打造从基础原料—复合材料—制品构件的高性能纤维完整产业链,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二是重点发展煤系高岭土、特种耐火材料、新型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三是加快推进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颠覆性技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的重大技术攻关,拓展产品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等行业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部分产品和技术接近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据介绍,“十三五”以来,我省新材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体系建设、产业规模、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具备了良好发展基础。截至2020年年底,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18)》分类,我省新材料产业共涉及36个大类、79种小类,拥有规上企业150户。我省在特种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具有一定的规模,部分产品和技术接近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2020年全省不锈钢产量419万吨,位居全国前列,耐热钢、造币钢、车轴钢等21种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省原镁产量10.4万吨,镁合金产能约22万吨,位居全国第二位。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0年销售3万余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山西钢科公司突破了国产T800级碳纤维关键制备技术,实现规模化稳定生产。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掌握了石墨烯等储能材料产业化核心技术,实现了在电动汽车、无人机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潞安化工集团研发突破了聚烯烃弹性体、茂金属PAO等核心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闫林说。   

同时,全省初步形成一批有一定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以吕梁、运城为核心的铝镁合金材料基地,以山西综改示范区、忻州为主体的半导体新材料基地,以长治、晋城为重点的高端碳基材料基地等,涌现了太钢不锈、华阳集团等一批骨干新材料企业,培育了烁科晶体、晋投玄武岩等在国内材料细分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势企业。康镁科技、晋坤矿产品等17家新材料企业还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步形成了大型骨干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虽然我省新材料产业取得很大进步,但其整体实力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很多领域还处于起步或产业培育阶段,在创新研发能力、产品结构优化、产业链条配套、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和问题,需要今后逐步加以完善和解决。”闫林说。

相关文章!
搜料网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搜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搜料网”独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致电400-6700-720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搜料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