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替代搜索 塑料超级搜索
网站地图
搜资讯搜物性

工信部张贴“绿榜” 石化业亮点多

已有人阅读此文 - -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二批绿色制造名单,包括绿色工厂208家、绿色设计产品53种、绿色园区2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4家。31家石油和化工企业、6种化工绿色设计产品以及多家化工园区上榜。

据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雷文处长介绍,以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为依据,企业可向所在地方工业信息化主管部门提交自我声明及申请,通过各级审核的产品可被列入工信部发布的绿色设计产品名录。同时,以绿色产品为基础所构建的绿色制造体系,还可获得中央财政资金、绿色信贷和绿色金融等政策资金全方位的支持。

绿色示范亮点多

梳理已经公布的两批绿色制造名单,共有包括河北旭阳焦化有限公司在内的61家石化企业入选绿色工厂,还有16种可降解塑料、2种杀虫剂、3种铅酸蓄电池及58种家用洗涤剂入选绿色产品。

据了解,绿色工厂作为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其评选经过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专家论证、复核以及网上公示等多个环节层层把关,从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绩效等多个维度进行逐项考核。这些入选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据入选绿色工厂的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能够成功入选绿色工厂,得益于玲珑轮胎在降低能耗方面的努力。如将轮胎硫化余热回收再利用,用于原材料烘房、半成品升温、职工澡堂、车间取暖和制冷等,每年节约6300吨标煤;玲珑还改造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硫化机,采用热板式加热技术,每台硫化机少用30千克蒸汽,每年可节约2300吨标煤;同时,选用低压制冷机组,对外胎硫化车间经过疏水阀以后的乏汽和闪蒸汽进行回用,每年节约4000吨标煤。

绿色产品则具有环境友好、对石化能源消耗较小的特点。比如,可降解塑料的设计亮点是产品生物降解率大于60%,重金属含量符合降解塑料国家标准,每吨产品废渣产生量不超过0.1吨;杀虫剂产品要求有效成分主要为植物提取物,产品原药和制剂毒性为低毒或微毒,土壤降解半衰期小于30天,生产过程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对生物和人体毒性影响较小;铅酸蓄电池的动力和寿命均要优于国家标准,废铅酸蓄电池中塑料可回收利用率≥99%,铅可回收利用率为100%。

绿色标准正完善

雷文指出,推动绿色产品的发展是制造业绿色转型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整个绿色制造体系的载体,并且能够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的需求,也是企业是否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标志。因此,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的制订及实施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

近期,北京生态设计与绿色制造促进会联合有关单位发布的《2017中国工业产品绿色设计进展报告》(下称《进展报告》)指出,在绿色产品领域,标准化工作经历了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定性与定量逐步融合的发展过程。我国已经发布了《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生态设计产品标识》及《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第2部分:可降解塑料》等评价技术规范,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综合评价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环境影响,指导绿色产品的设计制造。

《进展报告》还指出,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制定一批基础通用和关键核心标准,组织开展重点标准应用试点,基本形成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到2025年,绿色制造标准在各行业普遍应用,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同时,应加强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充分体现综合、系统、集成的特点,推动绿色产品从设计规划到评价服务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

在石油和化工行业,部分绿色标准已经走在前面。2016年9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启动了涂料等5个产品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制订工作。目前,包括《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水性建筑涂料》等在内的10项团体标准已发布。

绿色设计全周期

业内专家认为,绿色产品的设计正在向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展,主要包括从生态角度考虑原材料选择、产品开发的绿色设计、生产过程的绿色设计、产业系统的绿色设计等几个方面。《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绿色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对此,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秦志强表示,企业实现绿色发展需进行生产原料绿色化、生产工艺绿色化、生产过程绿色化、产出产品绿色化、仓储运输及销售绿色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强调绿色发展,就某些企业而言,虽然加大了投入,增加了成本,但从长远看,绿色、可靠的产品才会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可以增强发展后劲,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我国首批8家环境友好企业之一、2017年绿色制造示范企业之一的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始终将“能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理念渗透在生产的全过程。据镇海炼化副总经理陈燕斌介绍,该企业注重从源头推进生态设计,构建内部资源高利用型产业链,以安全、环保、质量为基础,通过“管理+技术”双轮驱动,全力推进能效倍增计划,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和能效利用水平。近5年来,该公司实施了108个能效倍增项目,节能19.6万吨标煤。

来源:中国化工报

相关文章!
搜料网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搜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搜料网”独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致电400-6700-720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搜料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