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替代搜索 塑料超级搜索
网站地图
搜资讯搜物性

绿色转型亚洲在行动

已有人阅读此文 - -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发布了《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2年度报告——绿色转型亚洲在行动》。《报告》提出,作为全球重要的增长引擎,亚洲多国在2021年作出碳中承诺,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都在积极采取行动。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李保东介绍说,《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2年度报告——绿色转型亚洲在行动》是今年博鳌论坛发布的两份旗舰报告之一。《报告》提出,亚洲是全球重要的增长引擎,碳排放已超过世界总排放量的一半,对全球经济绿色复苏和公正转型意义重大。

  《报告》提出,截至2021年底,已有25个亚洲国家作出了碳中和承诺。亚洲最大的7个经济体中,日本和韩国已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目标定为2050年,土耳其为2053年,中国、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为2060年,印度为2070年。

  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都在积极采取行动。政府强化绿色治理,实施绿色复苏政策,增强应对气候变化韧性。纵观亚洲绿色治理实践,一些国家,如中国、韩国、尼泊尔、新加坡和泰国,已经成立了“高级别领导小组”或委员会,监督国家净零排放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在新加坡和日本等一些国家,牵头部委与其他职能部委之间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为实现净零排放进行协作是一大特点。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如专业的咨询和研究机构,在韩国和日本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战略和政策方面,许多亚洲国家已经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去碳化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路线图,并采取全面的气候减缓和气候适应政策,推出一整套产业、财政、金融政策,运用激励和抑制措施。一些亚洲国家在建立监测、报告和评估认证(MRV)系统方面走在前列,还较早地适用了国际披露要求。此外,中国、韩国、日本和哈萨克斯坦已经建立了碳排放交易系统(ETS);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ETS系统正在建设中;菲律宾、巴基斯坦、泰国和孟加拉国也正在考虑将此作为市场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再来看亚洲企业的行动,他们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绿色投融资,减少全产业链碳足迹,积极支持全球气候倡议。博鳌论坛的许多会员和合作伙伴在碳捕获和利用、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绿氢、生物燃料等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上已成为全球的先行者。如SABIC在沙特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捕获和处理工厂,以实现“负碳排”;天合光能在中国农村提供了“全县域解决方案”和建设“光伏村”,促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通过合作项目开发绿氢能源,FMG从大型铁矿石出口商向可再生能源领跑者转型,在亚洲多国积极探索绿氢项目。

  许多亚洲国家在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的任务艰巨。李保东表示,亚洲国家实现碳中和与绿色转型,需要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需要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需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援助资金加快补齐落地,需要得到更多的绿色技术支持与资金投入。

  中国金融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博士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说明。他强调,实现碳中和需要有路线图。中国在设施路线图方面,在发展中国家是领先的,国家层面有规划,同时能源、交通、建筑、制造业等很多行业框架性的路线图已经比较明晰,这些路线图都为金融业提供非常好的指引。他还提出,要强化应对挑战的能力,一是要辅导高碳企业,做好规划和应对方案;二是做好转型金融体系,激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金融融资。他还表示,在碳中和的背景下,预计我国未来30年将有487万亿元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相关领域都要抓住这一机遇。

  德勤中国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谢安提出,企业要进行能源转型,我国的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和智能电网的供应能否提供足够多的可再生能源给企业,这些都是企业在转型过程当中面临的挑战。谢安建议,为应对挑战,企业要从理念及战略方向层面,配合落地措施。同时,企业也需要不同层面的支持,既包括法规层面的支持,也包括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亚洲的企业已经在一些重要的环节采取行动,包括新技术的快速应用等,同时亚洲企业的实施能力和推广能力也很强。

相关文章!
搜料网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搜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搜料网”独家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权请直接与作者联系,或致电400-6700-720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搜料网所有。